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求職找工作, 為何投了履歷卻沒有回音? 談人力銀行平台和獵人頭公司的徵才機制實況










撰文: 吳凱若

求職瓶頸故事一: 老蕭(化名)是一間中大型企業的後勤單位小主管, 在他的專業領域也二十多年了, 想要轉職, 但用人力銀行平台的履歷求職始終沒有回音, 想要尋求獵人頭公司幫忙, 卻同樣吃了閉門羹, 老蕭不禁感慨, 近二十年的老經驗, 有豐富的人脈媒體資源, 難到在就業市場上卻一文不值?

求職瓶頸故事二: 玉鳳(化名)在科技業擔任助理職已經好幾年了, 因結婚照顧孩子離開了職場, 到了30歲想回到職場找業務助理的工作, 投了超過兩百多個工作都沒有回音, 她焦急的不知該怎麼辦, 難到離開職場了一陣子, 她就被認定沒有競爭力了嗎?





你可能覺得這樣的心情似曾相識, 因為在透過人力銀行平台求職時,也碰到過一樣的問題, 凱若在創業前有好一段時間都在幫企業徵才, 從上市公司到人力銀行, 企業HR和所謂的人力派遣代理招募高階獵才都有許多的經驗, 所以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人力銀行平台和獵才公司的顧問, 到底是什麼樣的機制和什麼樣[看人的鷹眼]決定要不要約訪你來面談呢?




人力銀行其實是一個媒合工作供需者的廣告平台



前陣子有個人力銀行的新聞稿, 表示有一個婚後復出找工作的女性求職者, 投了五千多封的履歷表, 才終於有了工作機會, 而我關注到的是下方有網友留言回應: 用人力銀行平台投了這麼多履歷都找不到工作, 那用人力銀行平台幹嘛?

另一方面, 以前凱若接觸到有許多企業方, 若刊登了人力銀行平台仍然無法解決問題的話, 就很埋怨和怪罪說平台不好用卻花了錢, 沒什麼人投履歷過來, 或面談錄取沒有在報到那一天出現, 忿忿不平的情緒時常在上演



事實上, 人力銀行就是一個媒合工作供需者的廣告平台, 一間企業能在上面刊登徵才資訊, 別的企業也能, 甚至別的企業比你更大, 花的刊登廣告費更多, 所以版面更大, 曝光更強, 或內部褔利更好等諸多因素都會互相影響成效, 而對於求職者同理, 你是被放在一個比較篩選的機制裡, 當企業要徵才, 用人單位通常會給HR單位一張職務需求表, HR人員會照著需求表的條件修正及輸入人力銀行網路, 接著這個比較篩選的機制就開始了, 以前面故事1的老蕭為例, 因為他的年齡已經超過45歲了, 而他從事的行業剛好是偏向喜歡聘用年輕族群的行業, 雖然依法令並不能限制性別和年齡,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如果該職缺設定的條件是35歲以下, 限女性, 那麼老蕭肯定不會出現在篩選後的人選名單裡了, 而故事2的玉鳳, 因為履歷中有兩年半以上的就業空, 用人單位會先先入為主覺得職場能力上可能脫節了, 在加上依據經驗, 小孩在四歲前的母親請假的機率較高, 工作狀態也可能會受到影響, 另外就是同期的許多業務助理職缺是把年齡限定在28歲以下, 許多主管(尤其是男性主管), 偏好喜歡助理是年輕的女性, 在很夯的日劇職場新女王, 就是對這種日本稱做年騷的議題做了很貼切的發揮, 每個企業的每個職缺, 多多少少都會因應該企業的文化和用人單位主管的偏好有所不同, 用人主管的心中會有一把按照慣例和經驗定下的, 也就是用人的潛規則, 那些是在人力銀行刊登平台上看不見的, 所以, 不見得是你不好, 而是在篩選的條件當中, 你剛好己不被列入candidate(這裡指求職候選人)中了!





獵人頭公司解決平台解決不了的用人問題?



於是, 許多人開始想, 那麼找找獵人頭顧問應該可以有其他的機會吧?



血淋淋的事實來了, 所謂獵人頭的服務收費是高於人力銀行刊登平台很多很多倍的, 既然企業都願意花大筆費用來給獵才公司洽談關鍵人才的跳糟, 那麼企業會期許被安排來面談的人才一定是能帶來龐大利益的業界狠角色, 而在高階主管的就業市場是相對殘酷的, 如果沒有顯著的好口碑, 或者年齡超過限制, 都有可能就喪失了當下的機會, 凱若就曾經受託過一個招募總經理的案子, 只是超過限制兩歲而己, 企業主不接受就是不接受, 雖然資歷經驗符合, 但面談都不願意安排, 而其他不同類別的特殊職務, 則各有各的篩選規則, 只要無法大部份相符, 要透過獵才顧問找到工作, 也不是易事了, 竟獵才顧問服務是把人才推薦過去後過了一定期間(30~120天不等), 才能收取全額的費用的, 他們肯定會培養精準的, 來讓自己花的時間和心力不會淪為白工! 



而另外所謂的代理招募服務, 意指投過人力仲介代為篩選及審核履歷及初步面談出合適人選再推薦至企業的服務, 通常可能是基層人員中階幹部特殊專業人才, 若己經付了額外的費用來徵才, 當然也會將用人條件設定的比自己刊登來的高囉!



以上, 是求職市場的常態, 或許你可以從其中領悟到投了履歷卻沒有回音的原因了!



兩種主流方式失效時 用口碑廣結人脈來獲取機會!



其實過了某一個年齡層(約莫四十歲)的主管級或專業人才, 常常己經不透過人力銀行的平台來尋求轉職機會了, 他們可能會透過親朋好友的介紹, 尤其是業界合作過的對象或熟識的友人, 在台灣所謂熟人介紹這個徵才途徑很普遍, 所以廣結人脈, 主動出擊是一個好方法, 現在社群經營己經成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了, 所以許多求才的平台也因應而生, 說不定交流著交流著, 你和臉友就成為了工作夥伴, 總之, 長期展現個人的專業和廣結善緣準沒錯, 機會總是會萌發給一直在灌溉的人!




而凱若看履歷表看了那麼多年, 等同看了萬人的人生啊, 切記努力要趁早, 愈早讓你的履歷表累積出許多的亮點, 就會愈有求職勝算喔! 我曾經跟許多年輕人說: 28歲以前就一定要立定志向, 35歲前就要累積足夠主要的專業素和業界有可為的資歷, 否則, 一切就有可能會太晚了喔!



這個社會, 就是一個篩選比較的社會, 謹記啊謹記!




最後, 推薦一篇之前凱若撰文獲得廣大迴響的文章:





 也歡迎您分享給想找工作, 和面臨求職瓶頸的人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